

一:前言:
由于高速線材生產線用大量高壓水冷卻,冷卻水不可避免的進入精軋機潤滑系統。油液中含水分(游離水、乳化水、溶解水)會帶來如下不利影響:破壞油膜的形成,使潤滑效果變差,軸承腐蝕,影響傳動設備正常壽命;促使油品氧化變質,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使添加劑發生水解而失效;在低溫時使油品流動性變差;高溫時汽化,產生氣阻,影響循環;導致油品粘度升高;此外由于油中含水量超標,還會導致油箱內含大量氣泡,而出現浮動吸油口吸空等故障現象。
二:目前的現狀
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如何減少進水并把已經進入潤滑油中的水有效地濾除。一般常用的雙潤滑油箱配備,一個油箱接入潤滑,另一油箱的潤滑油就有了足夠的停歇時間這樣能恢復潤滑油中的抗磨、耐熱、抗氧化、抗泡防銹等添加劑的穩定性,為沉降分離潤滑油中的水分及雜質,提供充分必要的靜置時間及外循環過濾分離的條件, 關于油水的分離,從現場使用情況看,水的游離狀態或輕度乳化時,油水分離機除水效果較好當油乳化程度嚴重時,分離效果不理想,此時采用加熱真空式油水分離設備,將是更有效的除水辦法。因此,不僅要盡可能防止水進入潤滑系統中,還要設法防止已進入的水與油形成乳化液。這就要求在發現冷卻水進入時,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浮化液形成的可能性。
測定潤滑油中含水率目前則仍是采用離線分析測定方式-蒸餾法取樣化驗(GB/T260)潤滑油的含水率。離線方式由于需要先取樣再分析,不僅費力費時,成本高,而且測定結果的返回具有時間滯后性,在許多應用領域已逐漸被在線監測技術所替代。在線準確測定潤滑油含水量,監測滑油中水分含量的變化趨勢,防止因冷卻器泄漏、密封墊漏水等會造成潤滑油中水分含量短時間內顯著增加這類情況引起設備重大事故的發生對指導生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三:精軋機潤滑油失效機理分析
精軋機一般使用的是油膜軸承油 常用的牌號有T100#,殼牌T22O#等。寶鋼工業監測中心通過從線材高速軋機潤滑系統大量進水后潤滑油性能產生的變化、潤滑油引起軸承失效原因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 彈性流體動力潤滑理論(EHD),通過對軸承潤滑所需最小油膜厚度的分析討論,可以發現對于線材高速軋機使用的油膜軸承油,進水后潤滑油的密度被水稀釋使得潤滑油動力粘度η0減小,使最小油膜厚度變小。
2) 據潤滑油不同含水量時其四球磨斑實驗的結果可以發現,對于線材高速軋機使用的油膜軸承油當含水量超過0.5%時將使軸承產生失效的機率大增,如果含水量超過1%時極有可能在短期內即產生滾動軸承失效。
3) 滑油大量進水后引起軸承失效的形式有表面疲勞點蝕與銹蝕,其中點蝕是由于潤滑油膜厚度形成與潤滑油極壓性能下降引起的,而銹蝕是由于潤滑油中的游離水引起的,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機械設備有一段時間的待機停轉將會使銹蝕情況更加嚴重。
三:傳感器的選用
目前常用的在線監測潤滑油含水率主要利用油水介電常數的較大差異,通過測量油水混合后的介電常數的變化來去定油中含水率。目前還普遍存在檢測結果精度較低許多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一種電化學阻抗譜(EIS)在線監測潤滑油含水率變化的傳感器。體積小,重量輕,結構可靠,使用方便,響應快,價格低。
本項目采用初步的實驗室試驗表明,該傳感器可以在線準確測定潤滑油含水量和其它氧化污染,從而精確測定潤滑油質量。傳感器采用螺紋連接,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大中型動力機械、齒輪箱、機泵和汽輪機的潤滑油質量的實時監測中。
四:取樣位置的設計
4.1 取樣的原則
a.要有代表性和真實性
b.要最大限度的攜帶設備潤滑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時的信息
c.杜絕被設備潤滑系統以外的因素污染。
4.2 取樣的位置
4.2.1油箱
如果采用在郵箱中安裝傳感器取樣,不可在油箱的上部或下部取樣,可以考慮在油箱的中部進行取樣
具體設計所需要依據現場實際狀況
4.2.2 管道
如果在潤滑管道安裝傳感器應考慮不要在過濾器前后,盡量安裝在回油管路,也可考慮外接循環管路安裝。
具體設計所需要依據現場實際狀況
五:具體應用
5.1;和寶鋼工業檢測公司合作已經開展在寶鋼企業內部的精軋機潤滑系統在線潤滑油含水率監測
5.2;和廣州機械研究院合作生產的精軋機潤滑系統在線潤滑油含水率監測系統已經開始在鋼鐵企業應用